说到客家土楼,大家都熟悉福建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闻名于世。其实,在广东的粤东客家地区也有几百座。随着媒体和网络的传播,土楼已不再新奇。因此,本庄主也就没有刻意去表现它们,只是看着这些年久失修逐渐消失的旧建筑,就不自觉地举起相机。留点纪念吧。
小户人家的客家小围屋,规模小,造价低,适合小家族居住。以梅州客家居多。
墙角下方是石头垫底,防止雨水侵蚀。上方是泥土砖。
村民过着春种秋收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。
把多余的稻草堆叠起来,以备用时之需。
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木教村的古老土楼,无言地诉说着它的辉煌和衰落。
老人渐渐去矣,年轻一代已不再留恋冬暖夏凉的土楼了。
古墙悠悠,岁月悠悠。古楼的残墙断壁,在持续的风雨侵蚀中显得千疮百孔泪迹斑斑。
位于广东饶平客家山区的上善潮源楼,保护的还算完整。
由于村民向来不在意审美和注意安全,因此,乱拉电线的现象普遍存在。影响这整体的美观!
通常土楼内有几十户到上百户人家,进出的大门是唯一的。当年为了防匪而建,大门一关,谁也别想进来了。
饶平上善启明楼。这一座当年我曾拍过黑白片(见下图),由于时间关系,这次我没有选择最佳角度。应付式罢了。
评论